第二百四十章 弓马大赛(十七)
天还没有亮,汴京民众的便陆陆续续涌向北大营,大家都想占个好一点的位子,按照规则,辽国和西夏两国的箭武士今天只进行一些表演

质的

箭,他们不参与宋朝自己举行的十強争霸赛。
大帐內,十名箭武士聚集一堂,枢密使童贯正临时召集他们宣布几件大事。
“今天有三件大事要告诉你们,第一件事,天子将亲临赛场,观看今天的比赛,希望大家振奋起精神,拿出最好状态,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箭技。”
停一下,童贯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,见大家眼中都露出

动之⾊,他満意点了点头,又接着道:“第二件事恐怕会让部分武士失望了,这也是天子的要求,大家只能修改规则,十強争霸赛将重新计分,也就是说,原本决赛的成绩不再带到争霸赛中来,我很抱歉!”
众人面面相觑,这个消息着实让大部分人又惊又喜,恐怕除了李延庆外,每个人心中都暗暗

喜,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又有争夺第一的希望,毕竟李延庆昨天的八十分已经庒了所有人一头。
童贯同情地看了一眼李延庆,见他面无表情,便又提⾼提⾼声音继续道:“下面再说第三件事,关于这次弓马大赛的奖励!”
大帐里顿时寂静无声,每个人都摒住了呼昅,这也是他们极为关心之事,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能够升官发财,就连杨再兴也希望自己多一点资本,将来进⼊种家军后,不用再从小兵做起,至少能当个都头之类。
不过李延庆却有点

茫,他参加弓马大赛只是为了満⾜师傅的遗愿,他只是太生学,基本和军队暂时没有关系,正是没有期盼,所以他心中平淡如⽔,如果不是出于礼貌,他甚至想离开了。
“这次弓马大赛的奖励有两块,一块是你们来源地的奖励,按照上届的经验,应该都有,来自噤军的武士将得到噤军的奖励,来自太学的武士,太学也会有奖励,这一块每个人都不一样,也和我们无关,我只说说朝廷的奖励,上一届比赛,进⼊前十名武士朝廷都给予了官升一级的奖励,这一次也是一样,如果进⼊前三,朝廷会给予官升二级的奖励,敕令天子已经签署,这里,我要先恭喜诸位了。”
大帐內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声,童贯笑道:“大家去准备吧!等圣上到来后,比赛正式开始。”
众人转⾝离帐,童贯喊道:“李延庆留一下,我有话对你说。”
很多人都向李延庆投去同情的目光,他只是太生学,难道他还能升官不成?
片刻,众人走尽,大帐內只剩下童贯和李延庆两人,童贯歉然道:“昨天的成绩不能带到今天,恐怕就是你的损失最大了,我很抱歉!”
李延庆摇了头摇“太尉不必如此,我并不在意!”
“是啊!你的箭术⾼明,今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,只是…。朝廷的奖励,作为太生学,有点难办…太学那边升级得报国子监特殊批准,但有蔡相国横在中间,恐怕不会太顺利,你明⽩我的意思吗?”
“升级无非是上舍中等生,生学并不在意。”
“话虽这样说,但对你还是不公平。”
童贯沉昑一下又道:“这样吧!如果这次你拿不定奖励,我只是说如果,那就当我欠你的,等你⼊仕后,我一定会补偿给你,我童贯言出必行,绝不失言。”
李延庆不得不佩服的童贯的老姜,三言两语之间,原本是朝廷给自己的奖励,就变成他童贯的奖励,原本是自己应得的东西,也变成了他童贯的人情。
不过李延庆对这种升官奖励实在没有什么趣兴,很多时候,尤其在北宋末年,升官未必是幸运,反而会是一个陷阱,他还是得走自己的路,不要跟童贯陷得太深,历史上,无论从蔡京的心腹,还是童贯的心腹,都没有什么好下场,自己得悠着点才行。
童贯见李延庆没有吭声,便不再提这件事,又淡淡问道:“延庆,你是太生学,感触应该比我更深一点,你觉得军队和太学之间会有某种关联吗?”
李延庆立刻意识到,这是童贯想把手伸进太学了,只是他似乎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?
李延庆当然知道该怎么办?他笑了笑道:“太尉还记得汤

县的士子军吗?虽然说蒋知县的做法有点荒诞,但大家都承认一点,军事训练了一个月后,大家纪律观念和团体观念都明显加強了,更重要是⾝体得到了锻炼,原本大家都读书多年,一个个体弱多病,但军事训练一个月,⾝体明显变得強健了,这个办法也可以用在太学中,叫做军训,每个太生学必须军训一年,对他们⾝体大有好处,将来带兵打仗也不至于一窍不通了!”
童贯越听眼睛越发亮,听到最后他恨不得抱住李延庆狠狠啃上两口,简直让他心花怒放,军训,这是多么好的借口,童贯开始想象把太生学们拉到军营来训练一年的情形,中间施与小恩小惠,还怕他们不效忠自己吗?
李延庆见童贯有点失态了,便躬⾝道:“如果太尉没有什么事,生学先去准备了。”
“啊!去吧!”
李延庆行一礼便转⾝离开了大帐,童贯一人留在帐中继续思考。
李延庆回到了准备大帐,他首先需要换上盔甲,只见大帐內杨再兴已经换好了盔甲,却没有走,显然是在等他。
伺候他的士兵连忙上前给他披挂盔甲,杨再兴走过来道:“我刚听说昨天晚上西夏武士在矾楼和一群衙內打架了,怎么就会这么巧呢?”
李延庆看了一眼士兵,又给杨再兴使个眼⾊,笑道:“西夏武士好勇斗狠,在哪里都会和人打架,我倒觉得很正常,也有可能他们被人挑拨了一下火气。”
李延庆实际上就是暗示杨再兴,是他挑拨了西夏武士,杨再兴顿时明⽩了,原来李延庆昨晚又回去,果然是为了这件事。
他也忍不住笑道:“如果真是这样,估计他们今天也翻不起什么浪了。”
“大部分西夏武士都翻不起浪,但有一个人例外。”
“你是说撒金?”
李延庆点点头“他昨天虽然败在我的手下,但他绝不会服气,如果是我,我也不会服气,听鼓断时本⾝就有漏洞,容易被钻空子,万一这名鼓手比较爱国,在我

箭时把鼓声放慢了那么一点点呢?”
杨再兴点点头“或许你说得对,他确实不服气,但他又能怎么样?”
“我也不知道,总之今天要留一手才行。”
……
天⾊大亮时,演兵场四周已是人山人海,近八万汴京民众和士兵拥挤在东西南三面,五千名士兵负责维持秩序。
而北面的看台昨天晚上又重新搭建,中间加⾼了数十个座位,那是给天子以及帝姬王子们的座位,四周的座位则是文武百官,既然天子到来,朝廷很多员官当然也会到来。
评审官和⾼级将领们都没有了座位,都安排在看台下,勉強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低矮的小凳子,
⽇头越来越⾼,但比赛却迟迟没有开始,周围民众的议论声越来越大,仿佛就像开了锅一。
就在这时,一队队御林军士兵出现了,一队队旌旗和伞盖出现在北面的看台上,四周渐渐安静下来,民众和士兵都终于意识到,原来天子也来观看比赛了。
这时,一顶大巨的⻩罗伞盖出现在看台上,数十名宮女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,正是大宋天子赵佶,他穿着明⻩⾊普通常服,头戴纱帽,一脸笑容,在他⾝后跟着十几名少年男女,一个个精神抖擞,⾐着鲜

,正是他的儿子和女儿们,再后面则跟着大群文武员官。
童贯连忙上前躬⾝行礼“微臣


陛下到来!”
虽然昨晚上发生了矾楼事件,但并不影响赵佶此时的心情,他在正中龙椅上坐下,看了看四周的人山人海,兴致


道:“与民共乐嘛!朕也很久没有参加这样的活动了。”
“武士们都听说陛下到来,都摩拳擦掌,要为陛下一展绝技!”
赵佶微微一笑“时间不早了,就开始吧!”
m.SSkUxS.cc